第225章 小满与临盆
推荐阅读:重回1980年去享福、诡异降临:开局拥有万亿冥币、鳏夫的文娱、请叫我幻仙、木叶的词条系忍者!、我是反派,不是恶魔、无上丹尊萧长风、开局移植妖魔心脏,成为绝世凶物、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、普罗之主、
第225章小满与临盆
五月下旬,已至小满,中原各州,稍显零落的麦田中,小麦的子粒已渐饱满成熟,即将进入夏收时期。与之相区分的,是成片的春种之粟,正进入茂盛生长的阶段,这是天子几番责成朝廷及州县治农的成果。
又是激励政策,又是减负措施,又是惩治坏吏,剿匪治安的,熬了这么久,总算给饱经离乱之苦,仍受苦受难的百姓们看到了一点希望。
中牟县郊,老农头戴斗笠,与子孙从自家数亩麦田中走出,又去粟田中看了看长势。抬眼望了望那日渐火辣的太阳,感受着空气中的干燥,又瞥了眼周遭发干的田土,沟壑纵横的老脸上,期冀之中又不免浮现出一丝顾虑:“芒种难种啊”
这显然是耕作经验丰富农民,已经预见到夏种之时,恐怕会有问题。依常理,小满过后,雨量加增,但也许是受了河北旱情的影响,前前后后,拢共就下了一场雨,雨量还不多。
重重地叹了口气,不过看着自家的几十亩田,又露出了点开怀的笑容。佝着身体,叫上壮子幼孙,钻入田里,料理粟田,这个季节正是农作物需要悉心照料的时候。
东京这边粮价终于有所下降,或许是夏收将至,又或者是自荆南与蜀国易得的粮食,陆续输来,而官府不断宣谕其事。荆南之粮,议得三万余斛,先后投入东京市场,用以平抑粮价。当然,除了三千斛“贡粮”之外,余者都得朝廷耗费金银购买。
至于后蜀之粮,路远,尚在输送途中,但是量大。经过一番紧急磋商扯皮,蜀主孟昶同意交换俘虏,花了一万斛稻米,将蜀军败卒赎回。另外,又批了十万斛粮。孟昶在两川种了十几年地,十万斛米粮,都不带眨眼的。
当然,代价便是,大汉与后蜀签订了一份合约,两国停战修好,恢复正常外交往来,并且正式承认秦凤阶成四州归属蜀国。为了粮食,刘承祐也捏着鼻子,属意负责谈判的王峻同意了。左右,合约的签订就是用来撕毁的,再者,秦凤四州,暂时也拿不回来。
汴宫之中,新增了一座观稼殿,是将旧殿易名改造而成的,从其名,便可知是为了表明皇帝重视农事而作秀之举。
殿前,暂时只是一片菜地,稀稀疏疏种有两排茄子、豆角。刘承祐换上一身粗布衣服,头上顶着个斗笠,慢悠悠地在其间打理着。这都是他在农事吏的指导下,亲自种下的。
边上,杨邠等宰臣默默地站于其侧,看着刘承祐作秀。
“小满将过,夏收将至,朝廷要敦促下属道州县,让他们做好收割粮米的准备。秋种夏收,苦熬了半年多,在这关节上,不能出了问题!”刘承祐蹲下身体,拿着把小锄刀,一面挖着杂草,一面对旁边宰臣们吩咐着。
“是。请陛下放心!”杨邠平静地注视着刘承祐的动作,沉声应了句。
放心?他要是真完全放心,也不会做这些姿态,平日议政,三两句便不离农务。这段时间以来,刘承祐当真是满门心思都扑在农事上。
“夏种以及春耕粮食的照看管理,也不得放松,要明文各州县官吏,做好妥善安排准备!”起身,刘承祐又叮嘱道。
略作沉吟,刘承祐眉宇间又浮现出些许愁绪,道:“近来雨量小,天气不寻常,听闻不利于夏种事。中原各州,也要做好防旱准备!”
“是!”李涛在旁垂手作揖,深拜道:“陛下忧思国计民生,不忘农时,令臣等感佩!”
刘承祐摆了摆手,擦了擦额上的汉,抬眼北望,突然问道:“河北的旱情如何了?”
“据各州劝农使报,有加重的迹象!”窦贞固语气显得有些沉重:“如无变化,今岁夏秋之粮,必然歉收!倘若再严重些,甚至会发生粮荒!”
闻言,刘承祐的动作明显滞了一下,旋即怅然而叹:“河北自顾尚且不暇,看来今岁是不能寄望于北面之粮了!”
商谈间,内侍急匆匆地跑至殿前,喘了几口气,方才唤道:“官家。”
“何事?”刘承祐扫过他,面露不愉。
“翠芳殿来报,淑妃已临盆!”被刘承祐的目光吓了一条,内侍赶紧禀道。
此言落,刘承祐神情一松,周边的臣子们则齐齐贺道:“恭喜陛下!”
“农事,还劳众卿去操持落实!”叮嘱了一句话,刘承祐迅速回殿清洗尘埃,换上一身衣服,匆匆往翠芳殿。
翠芳殿,短时间内成为整座宫城内最热闹的地方,随着淑妃耿氏临盆产子,殿内外陷入了一片紧张忙碌之中。
日已西斜,昏黄的光芒洒在殿上,为其笼罩上一层光辉,但是光辉之下,却是一片压抑沉重。
内室之中,耿氏撕心裂肺的痛吟声,断断续续传出,从其间,能够感受到一股筋疲力竭,已经三个多时辰了。对于正常分娩来说,不算长,但是耿氏遇到的,恰巧不是。
难产。
殿内,刘承祐满脸木然地坐在榻后,一动不动。别看他表现冷静,但心里难免焦虑。毕竟是他的爱妃,毕竟是他的第一个子嗣。
得到这边的消息,太后李氏、皇后符氏以及贵妃高氏先后赶至,此刻都待在一旁,面上皆浮焦虑之色。
大符坐在刘承祐身边,听着耿氏不时爆发出的痛吟,她也直感心惊肉跳。见刘承祐苦着一张脸,不由抓着他的手,轻声安慰:“官家,会没事的”
“嗯。”刘承祐应了声。
又拖半个多时辰,接生的稳婆步出,满脸的疲惫,身上带着股“血气”,沉声向李氏与刘承祐禀报,耿氏身体孱弱,情况不容乐观。
“生个孩子,竟然如此麻烦!莫非是尔等不尽力?”刘承祐重重地拍了下桌案,终于爆发出来,语气严厉,目光森然,竟带有杀机。
他这反应,殿内顿时肃然,那稳婆身体都忍不住哆嗦了下。
“二郎!”见此景,李氏起身及时唤住了刘承祐。
“官家心急,你切莫紧张,回产室,继续助产,务必保证淑妃与皇子的安全!”李氏温声安慰了一番稳婆,尽显慈威。
看向刘承祐,李氏略作思忖,走到他面前,以一种宽慰的语气说道:“二郎,你在这里,也帮不上什么忙,暂且回垂拱殿吧,朝政大事还需你处理。这里,交给老身!”
抬眼望着李氏,母亲的目光让他不由稍微一宽。对李氏,他没法使脾气,偏头看了看产室,耿氏的痛吟已经变得衰微,似乎耗尽了力气一般。
深吸了一口气,刘承祐郑重地向李氏一礼:“拜托娘亲了。”
说话,带着那丝焦虑,刘承祐缓步离开了。
“你们也回寝宫吧!”刘承祐走后,李氏看着有些无所适从大符与高氏,吩咐着。
两个女人对望一眼,不敢多言,应道:“是!”
五月下旬,已至小满,中原各州,稍显零落的麦田中,小麦的子粒已渐饱满成熟,即将进入夏收时期。与之相区分的,是成片的春种之粟,正进入茂盛生长的阶段,这是天子几番责成朝廷及州县治农的成果。
又是激励政策,又是减负措施,又是惩治坏吏,剿匪治安的,熬了这么久,总算给饱经离乱之苦,仍受苦受难的百姓们看到了一点希望。
中牟县郊,老农头戴斗笠,与子孙从自家数亩麦田中走出,又去粟田中看了看长势。抬眼望了望那日渐火辣的太阳,感受着空气中的干燥,又瞥了眼周遭发干的田土,沟壑纵横的老脸上,期冀之中又不免浮现出一丝顾虑:“芒种难种啊”
这显然是耕作经验丰富农民,已经预见到夏种之时,恐怕会有问题。依常理,小满过后,雨量加增,但也许是受了河北旱情的影响,前前后后,拢共就下了一场雨,雨量还不多。
重重地叹了口气,不过看着自家的几十亩田,又露出了点开怀的笑容。佝着身体,叫上壮子幼孙,钻入田里,料理粟田,这个季节正是农作物需要悉心照料的时候。
东京这边粮价终于有所下降,或许是夏收将至,又或者是自荆南与蜀国易得的粮食,陆续输来,而官府不断宣谕其事。荆南之粮,议得三万余斛,先后投入东京市场,用以平抑粮价。当然,除了三千斛“贡粮”之外,余者都得朝廷耗费金银购买。
至于后蜀之粮,路远,尚在输送途中,但是量大。经过一番紧急磋商扯皮,蜀主孟昶同意交换俘虏,花了一万斛稻米,将蜀军败卒赎回。另外,又批了十万斛粮。孟昶在两川种了十几年地,十万斛米粮,都不带眨眼的。
当然,代价便是,大汉与后蜀签订了一份合约,两国停战修好,恢复正常外交往来,并且正式承认秦凤阶成四州归属蜀国。为了粮食,刘承祐也捏着鼻子,属意负责谈判的王峻同意了。左右,合约的签订就是用来撕毁的,再者,秦凤四州,暂时也拿不回来。
汴宫之中,新增了一座观稼殿,是将旧殿易名改造而成的,从其名,便可知是为了表明皇帝重视农事而作秀之举。
殿前,暂时只是一片菜地,稀稀疏疏种有两排茄子、豆角。刘承祐换上一身粗布衣服,头上顶着个斗笠,慢悠悠地在其间打理着。这都是他在农事吏的指导下,亲自种下的。
边上,杨邠等宰臣默默地站于其侧,看着刘承祐作秀。
“小满将过,夏收将至,朝廷要敦促下属道州县,让他们做好收割粮米的准备。秋种夏收,苦熬了半年多,在这关节上,不能出了问题!”刘承祐蹲下身体,拿着把小锄刀,一面挖着杂草,一面对旁边宰臣们吩咐着。
“是。请陛下放心!”杨邠平静地注视着刘承祐的动作,沉声应了句。
放心?他要是真完全放心,也不会做这些姿态,平日议政,三两句便不离农务。这段时间以来,刘承祐当真是满门心思都扑在农事上。
“夏种以及春耕粮食的照看管理,也不得放松,要明文各州县官吏,做好妥善安排准备!”起身,刘承祐又叮嘱道。
略作沉吟,刘承祐眉宇间又浮现出些许愁绪,道:“近来雨量小,天气不寻常,听闻不利于夏种事。中原各州,也要做好防旱准备!”
“是!”李涛在旁垂手作揖,深拜道:“陛下忧思国计民生,不忘农时,令臣等感佩!”
刘承祐摆了摆手,擦了擦额上的汉,抬眼北望,突然问道:“河北的旱情如何了?”
“据各州劝农使报,有加重的迹象!”窦贞固语气显得有些沉重:“如无变化,今岁夏秋之粮,必然歉收!倘若再严重些,甚至会发生粮荒!”
闻言,刘承祐的动作明显滞了一下,旋即怅然而叹:“河北自顾尚且不暇,看来今岁是不能寄望于北面之粮了!”
商谈间,内侍急匆匆地跑至殿前,喘了几口气,方才唤道:“官家。”
“何事?”刘承祐扫过他,面露不愉。
“翠芳殿来报,淑妃已临盆!”被刘承祐的目光吓了一条,内侍赶紧禀道。
此言落,刘承祐神情一松,周边的臣子们则齐齐贺道:“恭喜陛下!”
“农事,还劳众卿去操持落实!”叮嘱了一句话,刘承祐迅速回殿清洗尘埃,换上一身衣服,匆匆往翠芳殿。
翠芳殿,短时间内成为整座宫城内最热闹的地方,随着淑妃耿氏临盆产子,殿内外陷入了一片紧张忙碌之中。
日已西斜,昏黄的光芒洒在殿上,为其笼罩上一层光辉,但是光辉之下,却是一片压抑沉重。
内室之中,耿氏撕心裂肺的痛吟声,断断续续传出,从其间,能够感受到一股筋疲力竭,已经三个多时辰了。对于正常分娩来说,不算长,但是耿氏遇到的,恰巧不是。
难产。
殿内,刘承祐满脸木然地坐在榻后,一动不动。别看他表现冷静,但心里难免焦虑。毕竟是他的爱妃,毕竟是他的第一个子嗣。
得到这边的消息,太后李氏、皇后符氏以及贵妃高氏先后赶至,此刻都待在一旁,面上皆浮焦虑之色。
大符坐在刘承祐身边,听着耿氏不时爆发出的痛吟,她也直感心惊肉跳。见刘承祐苦着一张脸,不由抓着他的手,轻声安慰:“官家,会没事的”
“嗯。”刘承祐应了声。
又拖半个多时辰,接生的稳婆步出,满脸的疲惫,身上带着股“血气”,沉声向李氏与刘承祐禀报,耿氏身体孱弱,情况不容乐观。
“生个孩子,竟然如此麻烦!莫非是尔等不尽力?”刘承祐重重地拍了下桌案,终于爆发出来,语气严厉,目光森然,竟带有杀机。
他这反应,殿内顿时肃然,那稳婆身体都忍不住哆嗦了下。
“二郎!”见此景,李氏起身及时唤住了刘承祐。
“官家心急,你切莫紧张,回产室,继续助产,务必保证淑妃与皇子的安全!”李氏温声安慰了一番稳婆,尽显慈威。
看向刘承祐,李氏略作思忖,走到他面前,以一种宽慰的语气说道:“二郎,你在这里,也帮不上什么忙,暂且回垂拱殿吧,朝政大事还需你处理。这里,交给老身!”
抬眼望着李氏,母亲的目光让他不由稍微一宽。对李氏,他没法使脾气,偏头看了看产室,耿氏的痛吟已经变得衰微,似乎耗尽了力气一般。
深吸了一口气,刘承祐郑重地向李氏一礼:“拜托娘亲了。”
说话,带着那丝焦虑,刘承祐缓步离开了。
“你们也回寝宫吧!”刘承祐走后,李氏看着有些无所适从大符与高氏,吩咐着。
两个女人对望一眼,不敢多言,应道:“是!”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hzbad.com/xs/1/1168/826202.html,手机用户请浏览:m.hzbad.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